腹腔镜下精准肝蒂解剖技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钊 张昀昊 胡涛 张宏昭 苑建磊 

机构地区:[1]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河北沧州061000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4年第10期1204-1209,共6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基  金:河北省卫健委科研立项基金(20220319)。

摘  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精准肝蒂解剖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近中期效果。方法 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做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应用常规方法切除的患者50例纳为对照组,选择应用精准肝蒂解剖法切除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水平和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探讨两组术后1年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及总体生存率(OS)。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 TBIL、ALT、GGT、AST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GGT、AST、IgA、IgG、IgM水平均恢复至术前,对照组TBIL、ALT、GGT、AST水平仍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仍低于术前,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P<0.05)TK1、CA19-9、AF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RFS分别是78.26%(36/46)、58.00%(2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分别是86.96%(40/46)、82.00%(4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精准肝蒂解剖技术相较于常规方法切除治疗PLC,其近期效果理想,主要体现在改善肝功能、免疫功能及肿瘤因子水平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上,且中期无瘤生存获益显著。

关 键 词: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 精准肝蒂解剖技术 近期效果 中期效果 

分 类 号:R575[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