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视频为载体传承非遗之美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舟 王一淳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2]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

出  处:《群言》2024年第9期37-39,共3页Popular Tribune

基  金: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全媒体视域下以青年语态讲好中国故事机制研究”(23BH154)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审美价值,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和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同时也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表征着民族身份、民族标志和民族认同。而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带有乡土气息的非遗文化一度被人们淡忘。短视频形态出现后,大众参与到非遗的视频创作与传播之中,重拾了非遗的作用与影响,让非遗传承焕发出新生机。在非遗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中,如何将中国非遗的工艺艺术凝练成具有新奇陌生感的高品质内容,这需要从生活美学与影像美学角度共同探析,提炼出非遗传承的中华美学精神思想。

关 键 词:短视频 大众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美学精神 生活美学 工艺艺术 民族身份 非遗传承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