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日粮下淀粉和蛋白质来源对仔猪生长性能、小肠消化酶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小斌 郎育杰 李鹏飞 周铭朔 褚瑰燕[1] 蔡传江[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4年第8期358-366,共9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YFD1300501)。

摘  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下淀粉和蛋白质来源对仔猪生长性能、小肠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32头体重为(13.12±0.6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淀粉来源和蛋白来源。试验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试验共21 d。4个处理分别为木薯淀粉+玉米蛋白粉组(CSCM组)、木薯淀粉+大豆浓缩蛋白组(CSSC组)、豌豆淀粉+玉米蛋白粉组(PSCM组)和豌豆淀粉+大豆浓缩蛋白组(PSSC组)。结果表明:蛋白来源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影响显著,即大豆浓缩蛋白组ADG和ADFI高于玉米蛋白粉组(P<0.05);仔猪的耗料增重比(F/G)在淀粉和蛋白质来源2个因素间具有交互作用(P<0.05),即CSCM组F/G优于PSCM组,PSSC组F/G优于CSSC组;在淀粉来源主效应上,豌豆淀粉组胰腺和小肠α-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A活性均高于木薯淀粉(P<0.05);在蛋白来源主效应上,大豆浓缩蛋白组胰腺胰蛋白酶、羧肽酶A和小肠α-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A活性均高于玉米蛋白粉(P<0.05);空肠和回肠中α-淀粉酶活性受淀粉来源和蛋白来源交互作用影响(P<0.05),即CSCM组和PSSC组α-淀粉酶活性分别高于PSCM组和CSSC组(P<0.05);玉米蛋白粉组空肠中Mitsuokella、Achromobacter和Olsenella相对丰度高于大豆浓缩蛋白(P<0.05),而Chloroplast相对丰度低于大豆浓缩蛋白(P<0.05);结肠异丁酸含量以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相对丰度在淀粉来源和蛋白来源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即CSCM组和PSSC组分别高于PSCM组和CSSC组。由此可见,大豆浓缩蛋白组ADG、ADFI和消化酶水平显著高于玉米蛋白粉组,豌豆淀粉组小肠消化酶水平显著高于木薯淀粉组;当蛋白来源为玉米蛋白粉或大豆浓缩蛋白时,豌豆淀粉组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水平以及结肠有益菌丰度均优于

关 键 词:肠道菌群 淀粉来源 蛋白质来源 短链脂肪酸 仔猪 

分 类 号:S828.5[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