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遗,穿越古含的中国魅力(十一)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励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当代老年》2024年第9期58-59,共2页SENIORLIFE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关 键 词:二十四节气 农耕社会 时序变化 周年运动 行为准则 重要载体 黄河流域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