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哲学学院 [2]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新华文摘》2024年第19期41-43,共3页
摘 要:面对意识的本质问题,胡塞尔现象学立足于第一人称方法,阐释意识经验的本质及其关系;而当代心灵哲学奉行自然主义方法,走向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一直以来,现象学与心灵哲学分别居于欧陆哲学传统和分析哲学传统之下,直到20世纪末,它们才逐渐呈现出由对立走向对话的趋势。在我们看来,出现这种倾向的原因有二:其一,物理主义对意识的解释主要涉及客观方面,而在主观质性方面的捉襟见肘导致了意识的难问题,这促使哲学家进而转向现象学寻求解决之道;其二,现象学与心灵哲学都关注意识、意向性等方面,这使得意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融合的必要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