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屹东

作品数:247被引量:68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适应性人工智能语境科学史语境论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认知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南京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0-19,58,共11页魏屹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21&ZD061)的阶段性成果。
一个人工认知系统是否具有创造性,如何拥有创造力,这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必然遭遇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认知哲学上审视,一个系统有创造性的内在原因是具有因果推理能力,即一种适应性表征能力。这意味着,人类和智能机器人只要有了适应性...
关键词:人工认知 人工智能 智能体 适应性表征 创造性 
认知系统:结构、功能与特征被引量:1
《系统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魏屹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21&ZD061)。
所有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无疑是认知的结果,而认知行为是认知系统的特有功能。认知系统特别是人脑,对感知、学习、推理、交流等认知行动负责。这些认知行为之所以发生,一方面是它们基于的认知系统的自然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是源于它们...
关键词:认知系统 结构 功能 自然—文化环境 适应性表征 
计算智能:一种精确适应性表征的人工智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4-113,共10页魏屹东 
计算智能是基于计算或算法的智能,致力于感知和控制层次的不可算法化问题的解决,其兴起促进了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从认知哲学来追问计算智能到底是什么,与人工智能有什么不同,其中蕴含了哪些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些问题需...
关键词:计算智能 人工智能 自然智能 人工通用智能 适应性表征 
试论现象学与当代心灵哲学的融合
《新华文摘》2024年第19期41-43,共3页魏屹东 杜雅君 
面对意识的本质问题,胡塞尔现象学立足于第一人称方法,阐释意识经验的本质及其关系;而当代心灵哲学奉行自然主义方法,走向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一直以来,现象学与心灵哲学分别居于欧陆哲学传统和分析哲学传统之下,直到20世纪末,它们才...
关键词:心灵哲学 物理主义 胡塞尔现象学 自然主义 意识经验 意识的解释 欧陆哲学 本体论 
人工智能的“认知转向”——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9-17,共9页魏屹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061)。
人类智能是“通用智能”。人工智能要成为通用的,即通用人工智能,让其具有心理性的认知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智能”不是“认知”,人工智能要转向人工认知,也就是让目前人工智能的“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
关键词:人工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 认知智能 认知转向 适应性表征 
人工意识:从不可能性到可实现性
《学术月刊》2024年第10期17-27,共11页魏屹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21&ZD061)的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人工意识或机器意识成为一个被关注的主题。但人是机器的理念与机器是人的理念并不等同,人有意识而机器没有是基本共识。然而,人工智能的巨大成功激发人们去探讨人工意识和人工生命问题,这其中必然会面临许多挑战和争...
关键词:人工意识 人工智能 形态计算 可实现性 适应性表征 
自然和人工感知概念的界定与反思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4期151-151,共1页孔佳仪 魏屹东 
感知作为认知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主体对外界和自我进行认知和理解的基础。近年来,新型人工感知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人类自然感官的限制,拓展了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这种从自然感知到人工感知的拓展带来了人类认知的新挑战,使重新审...
关键词:感知技术 哲学本质 认知过程 自然感知 人类认知 反思 认知方式 
人工认知挑战自然认知的“认知策略”
《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8期83-95,178,共14页魏屹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挑战自然认知的哲学研究”(21&ZD061)。
按照自然认知演化的生命、感知、意识、心智和智能的内在发展逻辑,在结构、功能和行为上模拟,人工认知挑战自然认知的相应认知策略呈现为:人工生命的指号表征认知策略,其自主性源于内部的指号显现能力;人工感知的预知性表征认知策略,从...
关键词:人工认知 自然认知 认知策略 文化塑造 适应性表征 
建构文化人工智能的可能路径
《学术前沿》2024年第14期31-44,共14页魏屹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ZD061。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表明,新一代人工智能通达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正在接近。而通用人工智能要实现通用性、人性化和广泛应用,具有人类文化特征的属性是其必备的要件。将意识、情感、伦理等高级认知因素嵌入人工智能系统,也就是...
关键词:大语言模型 通用人工智能 具身人工智能 文化人工智能 适应性表征 
论人工认知实现的方法论策略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6期25-27,共3页魏屹东 
人工认知(artificial cognition,以下简称AC),也称人工认知感知,它是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AI)兴起后,相对于自然认知(natural cognition,以下简称NC)的一个新概念和新研究领域,旨在强调认知的理解性对智能的符号性的超越。这里的...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 自然认知 符号性 生物合成 方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