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本质

作品数:159被引量:36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高静文郑文兵周昌忠黄玉顺郑召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新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ChatGPT到Sora:生成逻辑、哲学本质及世界图景被引量:30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2-80,共9页黄欣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及其实践的哲学研究”(21&ZD063)的阶段性成果。
ChatGPT和Sora的出现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两件轰动性事件,共同展现了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通用性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ChatGPT和Sora在生成逻辑、哲学本质及世界图景上既有共性和继承,又有突破和创新。从生成逻辑看,二者从演绎推理式...
关键词:SORA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逻辑 哲学本质 世界图景 
在哲学与《资本论》之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嬗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152-152,共1页周露平 吴婷 
唯物史观与《资本论》的双向研究共同构筑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完整框架。唯物史观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的哲学本质,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意识形态的三重批判性指向,意在凸显意识形态的私有财产性质与异化劳动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资本论》 唯物史观 哲学本质 意识形态 私有财产 三重批判 异化劳动 
自然和人工感知概念的界定与反思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4期151-151,共1页孔佳仪 魏屹东 
感知作为认知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主体对外界和自我进行认知和理解的基础。近年来,新型人工感知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人类自然感官的限制,拓展了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这种从自然感知到人工感知的拓展带来了人类认知的新挑战,使重新审...
关键词:感知技术 哲学本质 认知过程 自然感知 人类认知 反思 认知方式 
儒学“心性”概念的哲学本质及其当代转化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02-202,共1页黄玉顺 
蒙培元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国心性论”,将中国传统哲学的儒家、道家、佛家等都归人“心性论”,这是一个独创的观点,既归纳了各家心性论的共性,又特别强调了儒家心性论的特性。
关键词:当代转化 儒家心性论 蒙培元 中国传统哲学 哲学本质 归人 
文字时代与数字时代的哲学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37-38,共2页王庆节 
在人类历史上,知识载体的变化往往衍生出文化和文明的革命性变革。电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数字替代文字,虚拟数码时空作为历史文化载体和社会生活平台的时代来临了。相应于文字时代,数字时代的哲学本质究竟何在?数字计算思维究竟是人...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计算思维 哲学思维 知识载体 数字时代 哲学本质 革命性变革 人类文明 
儒学“心性”概念的哲学本质及其当代转化——蒙培元“中国心性论”述评被引量:2
《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106-112,127,159,160,共10页黄玉顺 
蒙培元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国心性论”,将中国传统哲学的儒家、道家、佛家等都归入“心性论”,这是一个独创的观点,既归纳了各家心性论的共性,又特别强调了儒家心性论的特性。“中国心性论”是当代哲学“情理学派”的产物,涉及“...
关键词:中国心性论 儒学 心性 哲学本质 
“生生哲学专题研究”编辑导语
《周易研究》2023年第1期5-5,共1页
中国哲学是参赞化育之学。所谓参赞化育,是指效法、辅助天地或宇宙来化育万物和人类。在《易传》看来,天地或宇宙的功能无非是生生。人效法、辅助天地宇宙来化育万物和人类,目的是使其更具生命的活力,即成就万物和人类的生生。因此,中...
关键词:生命的活力 哲学本质 《易传》 专题研究 生生 编辑 化育 
元宇宙的兴起与哲学二元认识论的反思:对互联网哲学本质的思考被引量:5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84-92,共9页郭文革 唐秀忠 王亚菲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临床思维的PBL设计研究”(CDAA21027)。
元宇宙的兴起凸显哲学二元认识论的一个缺陷——把“媒介”排除在人类认知之外。柏拉图“洞穴隐喻”可能是最早的元宇宙雏形,20世纪媒介开始进入哲学研究的范畴,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和媒介环境学说为解释互联网哲学本质,解读媒介...
关键词:元宇宙 二元认知论 三个世界 通用框架方法 数字修辞 
列维纳斯来历,或面向他者的伦理学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2年第2期74-84,共11页马元龙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书写与追问:法国后现代主义论争”(项目编号:2019010203)的阶段性成果。
“二战”之后,法国哲学进入了极盛时代,大师辈出,百家争鸣。相比萨特、拉康、福柯和德里达等出道伊始便蜚声世界的哲学家,列维纳斯的光华相对要黯淡许多。虽然他最主要的两部著作《总体与无限》(1961)和《负于存在或超越本质》(1974)的...
关键词:列维纳斯 哲学本质 蜚声世界 伦理学 法国哲学 21世纪 德里达 
现代性的再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哲学本质被引量:10
《浙江学刊》2022年第1期54-62,共9页柳亦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国家治理话语体系创新研究”(18CZZ026);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JNSK20B20)阶段性成果。
现代性是西方学者为了指称和反思自身发展逻辑而创造的一个概念,它在诞生之初就隐含着"空间"与"时间"的双重指向,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对现代性的追逐——即对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学习——其实是试图在不同的"空间"重现西方的"历史"...
关键词:现代性 政治哲学 政治极化 民粹主义 中国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