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小寒[1]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文学院,252000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改造国民性”问题是鲁迅思想的核心和鲁迅研究的关键。“国民性”的包容性和“改造”方式的主观性,却导致鲁迅“改造国民性”研究多外化为政见冲突和思想争鸣的战场,内在的学术理路反倒模糊不清。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百余年鲁迅“改造国民性”研究有助于总结学术规律并窥探发展趋向。鲁迅“改造国民性”研究范式有过启蒙范式、人文主义范式、文化心理范式的三次转换,每次转换都使鲁迅研究摆脱困境并深化整个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当前鲁迅“改造国民性”研究面临着后现代理论危机和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鲁迅“改造国民性”研究具有整体性和辩证性的启示,是新的发展趋向也是正在形成的研究范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4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