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冬[1] Shen Dong
机构地区:[1]中国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中国台湾
出 处:《音乐探索》2024年第3期25-41,共17页Explorations in Music
基 金: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音乐史学基本问题研究”(18ZDA025)。
摘 要:文章试图探究1920年代后期至1930年代前期的“诗/歌”关系。在此,所谓“诗”,专指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白话诗”,不包括中国古典诗。诗,可阅读,可朗诵,可曼吟,其中最具音乐性的,就是以诗作歌而唱了。作者称之“诗/歌偕配”,或简写为“诗歌偕配”,“诗中有歌、歌中有诗”则是两者水乳交融的理想境地。1920、1930年代新诗风行,有关新诗可否歌唱,应否歌唱,如何歌唱的意见,如百花齐放迸射而出,又如千丝万缕纠结不清,本文将对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诗/歌”关系进行着重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