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作家》2024年第10期52-58,共7页Writer Magazine
摘 要:苗霞(以下简称苗):感谢冯晏老师接受我的访谈。自从2018年最初接触到你的诗歌,一直没有中断对你的关注,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过一篇论文阐述你的先锋探索。但最近几年,我感觉,你在先锋之路上不仅从未止步,更是以加速度的创变对当今思想观念和技术革命做出了有力的反应。所以对于你近期的诗歌创作,我依据之前的研究有所知,但也萌生很多未知,今天的访谈,我众多的未知凝聚在一个个问题中,请教的第一个问题是: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从1990年第一本诗集《冯晏抒情诗选》到近期的《刺穿冰层抵达水》,以及你与诗友张曙光老师等人每年一本自印的诗集小册子,去年的《并非米勒的“晚钟”》,包括今年印出的《冰裂纹之舞》。在你个人的写作意识中,是否有不同阶段的划分?如有,它们背后又折射出怎样不同写作理念的迁延?能具体谈谈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