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珊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出 处:《文教资料》2024年第8期38-41,共4页CULTURAL & EDUCATIONAL LITERATURE
摘 要: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的形成基于理论界对唯物史观的片面认识、资产阶级家庭永恒论的盛行以及人类学著作的接连发表等历史背景。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的主要特质不仅包括两位革命导师开始将研究视线转向古代社会和东方国家,并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家庭的发展与人类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以家庭为切入口验证唯物史观,以此回击资产阶级辩护士的奇谈怪论。随着《资本论》《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相继问世,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得以系统形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