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耳咬尾对丹系长白增重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廖瑞波 庄捷生 郅西柱 李波 秦江帆 

机构地区:[1]正大康地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出  处:《中国畜牧业》2024年第17期69-70,共2页China Animal Industry

基  金:重202320N311华系“双高”瘦肉型猪新品种选育(KJZD20230923115003006)。

摘  要:养殖中,很多猪只难以适应集约化养殖条件,其天性得不到发挥,所以很容易发生咬耳和咬尾行为。据报道芬兰有8%~30%的猪有咬尾或其他类型的尾部损伤;van Staaveren等报道在爱尔兰的31个农场中,所有农场中的观察栏位中有57%的栏内至少有一头耳朵伤残的猪。Wallgren和Lindahl报道,咬尾后很短时间内日增重降低11%,从开始咬尾到出栏屠宰日增重降低5%。饲养丹系种猪过程中猪群咬耳、咬尾现象比较常见,主要集中在丹系长白的保育、育成阶段。因此,本研究旨在测定咬耳、咬尾对丹系长白增重的影响,分析咬耳咬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尽早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关 键 词:育成阶段 咬尾 日增重 集约化养殖 丹系长白 种猪 保育 爱尔兰 

分 类 号:S82[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