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勇健[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 处:《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3期86-94,共9页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摘 要:何怀硕是中国台湾第一流的画家,他在画坛的地位,与诗坛的余光中、舞坛的林怀民约略相当。内地学术界对诗人余光中早已耳熟能详,对舞者林怀民也开始有所了解,而对画家何怀硕应当说还比较陌生。在中国知网上,对何怀硕绘画的研究仅有寥寥几篇,而对何怀硕艺术思想的研究接近于零。实际上,何怀硕在绘画创作之余,好学深思,勤于笔耕,《怀硕三论》奠定了他的“能文”之名。“三论”均为文集,其中《孤独的滋味》是人生论,《苦涩的美感》是艺术论,《大师的心灵》是画家论。尤其是后两论,蕴含着何怀硕数十年艺术思考的结晶。他是艺术家,也是艺术评论家,甚至是艺术理论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