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528100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20期3577-3580,共4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 金: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医学科研项目(20230297)。
摘 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TMS)同步电针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200例SCI患者随机分成同步组(n=50)、rTMS-电针时序组(n=50)、rTMS组(n=50)和电针组(n=50)。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同步组采用rTMS同步电针治疗,rTMS-电针时序组rTMS治疗后再进行电针治疗,rTMS组单用rTMS,电针组单用电针治疗。比较四组患者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Ⅱ)、改良Ashworth量表(MAS)、10m步行速度(10MWT)以及血清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胎肝激酶-1(FLK-1)、星形胶质原性钙结合蛋白(S-100β)]。结果:治疗前四组LEMS、WISCIⅡ、MAS评分、10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LEMS、WISCIⅡ、10MWT均升高,MAS评分均降低,且同步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四组NGF、FLK-1、S-100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四组S-100β水平均降低,NGF、FLK-1均升高,且同步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SCI患者下肢运动障碍采用rTMS同步电针治疗效果更好,利于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增强步行能力与步行速度,减轻痉挛程度,改善血清指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下肢运动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 电针治疗 下肢运动功能
分 类 号:R74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