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朝玺 王素英 蔡晓诗 钟瑶 李欣媛 沈建英[1,2] 龚琳 梁文娜[2]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福州350122
出 处:《内蒙古中医药》2024年第9期140-142,共3页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174248、NO.8227440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3J01868)。
摘 要: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提示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人数逐渐增多,该时期女性郁病多发,探索围绝经期郁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医学与社会意义。围绝经期郁病的中医健康管理应以状态辨识为核心,对围绝经期女性郁病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全周期的健康状态进行辨识、评价从而采取合适手段进行干预、管理。围绝经期郁病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强调将采集的三观(宏观、中观、微观)健康状态的参数信息,进行整体合参、审查,对围绝经期女性所处的郁病四态(未病状态、欲病状态、已病状态和病后状态)进行辨识并分析其动态演变规律,并针对其所处状态的差异运用相应的干预手段,才能为围绝经期郁病患者提供整体、动态、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分 类 号:R229[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1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