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黑龙江医学》2024年第19期2354-2356,共3页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究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确诊为结肠癌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原发病灶的病理标本,检查错配修复蛋白相关项目表达水平,并探讨具体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明确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分析发现,80份结肠癌病理标本中,MLH1+缺失率为15.00%(12/80)、MSH2+为6.25%(5/80)、MSH6+为16.25%(13/80)、PMS2+为8.75%(7/80)。微卫星不稳定率为46.25%(37/80)。MLH1+缺失率与病灶位置、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MSH2+缺失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SH6+、PMS2+缺失率与病灶位置以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80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8~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7.5个月。微卫星不稳定率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r=0.541,P<0.05)。80例结肠癌患者中无进展68例(85.00%),进展或死亡12例(15.00%),且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的结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14~45个月,错配修复蛋白表达阳性的结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21.5~450个月,两组术后生存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4.316,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表达缺失与患者病灶位置、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还对预后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错配修复蛋白可作为评价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标志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