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旭 Wei Xu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5期38-46,共9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重大创新研究”(22ZDA02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假象”: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在对他人劳动的剥削之上,但其正义观却仍然尊崇基于自己劳动的所有权。“假象”的出现无可避免,因为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易中财产权的逻辑起点只能被追溯到劳动和所有权的同一。剥削的非正义性就在于,尽管能够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由于无法兼容基于自己劳动的所有权,剥削实质上背离了资本主义对正义的承诺。马克思的新正义观超越财产权的有限视野,关心的不是道德义愤而是现实生活,不是法权关系而是占有问题,不是分配本身而是生产方式,力图使实际的占有适应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展望了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