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情境”的城市空间正义  

The Urban Spatial Justice of Situ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超[1] Yuan Chao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5期124-130,共7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的色彩伦理建构及应用研究”(23BZX09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城市空间正义理论的建构至少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分配与承认。无论是基于“分配”的城市空间正义,还是基于“承认”的城市空间正义,都能够为现代城市空间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但是由于城市空间本身的条件和变动性,城市空间正义的研究必须回归“情境”。固定性空间凸显了城市空间地理位置和物质形式的变化是城市空间正义建构的“原点”;场所性空间链接了城市空间、空间主体以及正义理念,是城市空间正义发展的“缘点”;流动性空间是一个充满可变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情境,其能充分圆融空间正义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分叉”问题,是城市空间正义实践的“圆点”。

关 键 词:情境 固定性 场所性 流动性 

分 类 号:B82-0[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