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子禾 Wang Zihe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14期4-6,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群鬼》作为易卜生继《玩偶之家》后创作的又一社会问题剧,刚上演就受到了猛烈的抨击。该剧对阿尔文太太多年来为摆脱丈夫所做的种种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以表现她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反抗。同时,该剧对传统的父亲形象进行了质疑与颠覆。道德伦理无法引导人们向善并规范个人行为,却依旧作为至高的评判标准,甚至要求人们以不道德的行为伪造道德的假象。面对病态、扭曲的道德伦理要求,剧中人物都处于自我迷失的状态。文章旨在探究父权制下资本主义社会理想与真理的对立,以及人物的生存困境。方法: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剧本进行深度阅读,从剧情角度出发,以人物为主体,对其个人意识与传统伦理之间的矛盾进行深度剖析。结果:曼德牧师是传统伦理的代表,强调家庭的完整,并将男性视为道德榜样,反对并打压阿尔文太太所表现出的个人意识与对自由的追求;主人公阿尔文太太一方面遵循宗教思想的要求做出违背客观现实的行为,另一方面又拥有反叛意识,追求真理,对个人意志的追求与对伦理的遵守使其陷入理想与真理的矛盾之中;欧士华将父亲视为一种信仰,盲目地崇拜母亲所虚构的伟大的父亲形象,最终却因父亲的荒淫无度感染遗传性疾病,成为一个只会呼喊“太阳”的傻瓜。结论:“群鬼”不仅是剧中阿尔文太太对黑暗往事的一种修辞,更是作者对致使人物困顿、社会黑暗的陈旧腐朽的思想和信仰的隐喻,面对绝对宗教道德的束缚,自我解放成为一种被整个时代渴盼的诉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