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鬼》

作品数:57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山柯余迎胜朱文华杨革新曹艺馨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学术》《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文学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群鬼》中理想与真理的矛盾探究
《艺术科技》2024年第14期4-6,共3页王子禾 
目的:《群鬼》作为易卜生继《玩偶之家》后创作的又一社会问题剧,刚上演就受到了猛烈的抨击。该剧对阿尔文太太多年来为摆脱丈夫所做的种种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以表现她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反抗。同时,该剧对传统的父亲形象进行了质疑与...
关键词:《群鬼》 易卜生 主体性 个人意识 
剧作《群鬼》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接受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21期90-92,共3页张璐茜 
19世纪末以来,易卜生在西方文坛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作品被译介到多个国家,掀起“易卜生热”。晚清时期,易卜生被介绍到中国。作为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代表性剧作之一,《群鬼》受到众多评论家和创作者的关注。梳理《群鬼》在中国的早...
关键词:《群鬼》 译介 批评史 接受史 
生命觉醒与价值观重构歧路——论《群鬼》与《雷雨》的互文效应
《东方娱乐周刊》2023年第6期85-87,共3页林文蕾 
海伦和繁漪分别是易卜生《群鬼》和曹禺《雷雨》中的女主人公,她们谨守社会的道德规训,嫁到看似安逸实则窒息压抑的家庭之中,一生婚姻无爱,在秩序的规训下苟延残喘。这两位主人公虽身处迥异的文化语境,性格特点、行为处事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女性主义 女性觉醒 出走 身份认同 男权社会 
论曹禺《雷雨》对《群鬼》回溯法的革新
《艺苑》2022年第4期48-53,共6页常惠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易卜生戏剧诗学研究”(13CWW023)阶段性成果。
对比曹禺的《雷雨》与易卜生的《群鬼》,可以发现,《雷雨》对于《群鬼》中的回溯法既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创新。无论是在回溯情境的设置、回溯方式的创化,还是在回溯对象的选择、回溯幅度的控制等方面,《雷雨》较之《群鬼》都有很大的突...
关键词:《雷雨》 《群鬼》 回溯技巧 创化典范 
论易卜生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成因——以《玩偶之家》《群鬼》为例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21年第29期5-6,共2页聂铭晏 南华(指导) 
戏剧大师易卜生致力于揭露社会问题,尤为关注女性解放运动,留下的很多作品都与女性问题相关。本文从《玩偶之家》与《群鬼》入手,分析娜拉与阿尔文太太的人物形象,剖析父权制、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舆论、思想意识影响下的女性悲剧成因,...
关键词:易卜生 女性形象 娜拉 阿尔文太太 
规训与反叛:福柯理论观照下的海伦·阿尔文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79-85,共7页孙彩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身体书写及其隐喻的跨学科研究”(项目编号:20BWW002);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经典阐释与文学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9CXTD006)的阶段性成果。
易卜生的戏剧《群鬼》一向被看作对那些批判《玩偶之家》的人们的反击,女主人公海伦·阿尔文往往被解读为按照资产阶级社会的要求恪守妻子的本分、安于恶劣的家庭婚姻生活,结果成了伦理道德和资产阶级婚姻关系牺牲品的形象。然而易卜生...
关键词:《群鬼》 海伦·阿尔文 规训 反叛 
《海达·高布乐》中的权力关系与海达之死——导演的戏剧解读视角
《剧影月报》2021年第1期25-27,共3页邵梁 
《海达·高布乐》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重要作品,该作品创作并发表于1890年,1891年1月31日首演于慕尼黑皇家剧院,为易卜生创作第三阶段的作品之一。该作品描述了高布乐将军的女儿海达,在一天之内从一个度蜜月归来的新婚少妇走向引诱他...
关键词:《玩偶之家》 《海达·高布乐》 易卜生 《群鬼》 海达 自我觉醒 皇家剧院 度蜜月 
从戏剧情境中再塑人物——从《易卜生世界》谈起
《戏剧文学》2020年第10期47-53,共7页许晶 
被誉为“希腊当代戏剧之父”的剧作家——雅科沃斯·卡贝内利斯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易卜生世界》从易卜生的《群鬼》切入,虽然人物和故事都来源于原著,但却是一次全新的创作。易卜生的《群鬼》只是给剧作家提供了一个创作的背景...
关键词:《群鬼》 《易卜生世界》 戏剧情境 
从《玩偶之家》和《群鬼》看易卜生社会观的发展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年第27期12-14,共3页陈娟 
郑州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教学改革项目”(编号:YJSJY201928)
社会问题一直是易卜生在剧本中着力表现的重点,也是他在不同阶段的创作中持续思考的问题。《玩偶之家》和《群鬼》历来被称为姊妹篇,都属于易卜生的中期作品,其中对女性、家庭、婚姻等问题的探讨都有了进一步加深,也体现出了易卜生社会...
关键词:形式 精神 冲突 觉醒 社会观 
双重隐喻与道德诉求——易卜生戏剧《群鬼》的伦理内涵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54-63,共10页蒋文颖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易卜生戏剧的现代伦理思想研究”(18YJC76003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科研队伍”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CCNU19TD016)。
《群鬼》是易卜生继《玩偶之家》创作的又一部重要的社会问题剧。"群鬼"是剧中最重要的女性人物阿尔文太太使用的修辞,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在生理层面和伦理层面,"群鬼"的隐喻意义生动诠释了曼德牧师代表的伦理传统对她产生的不可抗拒...
关键词:《群鬼》 易卜生 隐喻 道德诉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