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祢衡《鹦鹉赋》之表现模式及其典范化进程  

On the Expression Mode and the Process of Canonization of MI Heng’s Parrot Fu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振强 WANG Zhenqiang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中国韵文学刊》2024年第3期103-111,共9页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摘  要:禽鸟赋从汉代的个别创作到魏晋时期的蔚为大观,祢衡的《鹦鹉赋》起到关键的作用。《鹦鹉赋》不仅发扬了汉代咏物赋中初露端倪的视角转换写法,而且依托当时盛行的人物品鉴活动,使禽鸟赋的叙事和抒情突破了汉赋写物割裂单一的限制,能够更为自由地转换于抒情与叙事之间。魏晋南朝的禽鸟赋虽然主题不一,但基本上继承了《鹦鹉赋》从物理上推出人情的书写方式,赋中描写体性、感恩的套语意味着祢衡《鹦鹉赋》已成为禽鸟赋写作的最高典范。

关 键 词:祢衡 鹦鹉赋 禽鸟赋 套语 典范化 

分 类 号:I207.224[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