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语

作品数:245被引量:40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伊要文静陈琳刘陈艳王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北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赣南客家买卖类契约套语句式研究
《汉字文化》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邹洁 
赣南客家契约文书是客家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书面文件,记录了买卖、抵押、借贷、租赁、雇佣等协议关系,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文化传统。文章利用《江西地方珍稀文献丛刊》中所载赣南客家买卖类契约探讨其套语句式...
关键词:赣南 客家 买卖契约 套语句式 
汉魏六朝尺牍套语论(下)
《文学与文化》2024年第4期128-133,共6页赵树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尺牍专集叙录编年与专体文学史修撰”(批准号:18BZW078)研究成果。
尺牍行文多呈套语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直接产物。其核心表现就是行之久远,用之广泛。一般套语大致可分为三类:具礼套语、常行套语、流行套语。具礼套语、常行套语是附丽于尺牍、具有文体表征意义的文化存在。流...
关键词:汉魏六朝 尺牍 书札 套语 
汉魏六朝尺牍套语论(上)
《文学与文化》2024年第3期112-123,共12页赵树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尺牍专集叙录编年与专体文学史修撰”(批准号:18BZW078)研究成果
尺牍行文多呈套语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直接产物。其核心表现就是行之久远,用之广泛。一般套语大致可分为三类:具礼套语、常行套语、流行套语。具礼套语、常行套语是附丽于尺牍、具有文体表征意义的文化存在。流...
关键词:汉魏六朝 尺牍 书札 套语 
论祢衡《鹦鹉赋》之表现模式及其典范化进程
《中国韵文学刊》2024年第3期103-111,共9页王振强 
禽鸟赋从汉代的个别创作到魏晋时期的蔚为大观,祢衡的《鹦鹉赋》起到关键的作用。《鹦鹉赋》不仅发扬了汉代咏物赋中初露端倪的视角转换写法,而且依托当时盛行的人物品鉴活动,使禽鸟赋的叙事和抒情突破了汉赋写物割裂单一的限制,能够更...
关键词:祢衡 鹦鹉赋 禽鸟赋 套语 典范化 
古代墓志铭作铭原因套语探析——以《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为例
《贺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张思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代至民国西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语言文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ZDA309)。
墓志铭作为一种应用文书,其内容构成、行文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在表达某一意思时经常使用固定化、程序化的短语或句子,我们称为套语。作铭原因套语是墓志铭内容的组成部分。系统考察《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所收录的...
关键词:《唐代墓志汇编》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墓志铭套语 
“三言”中的套语研究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赵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代至民国西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语言文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9ZDA309)。
“三言”作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套语的使用是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显著的体制特征,学界对于“三言”中的套语研究大多从文学角度展开。而“三言”文本语料价值极高,且“套语”研究近年来逐渐在语言学界得到重视。从语言学角...
关键词:三言 套语 特征 
日常话语中致歉套语「ごめん」的叠用现象研究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4年第1期57-68,共12页白雪 卢涛 
致歉话语研究一直是日语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文章基于互动视角,以『日本語日常会話コーパス』中的日常话语为语料,从叠用形式、次数、话轮位置、互动功能、语用效果五方面考察了致歉套语「ごめん」的叠用情况。研究表明致歉套语「ごめ...
关键词:日语致歉 ごめん 叠用形式 互动功能 语用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与传承——湘南瑶族“坐歌堂”仪式的表演艺术
《长沙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7-13,共7页李巧伟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瑶族史诗《盘王大歌》收集、整理与研究”,编号:21ZDAJ011。
“坐歌堂”是湘南阳明山系瑶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习俗,作为口头表演艺术,具有固定的程序、套语、比喻性的语言、平行关系、对表演的否定等口头表演艺术特点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瑶族民众乐观、坚毅、勇敢、讲道德、尊道德、守...
关键词:“坐歌堂” 口头表演 套语 社会结构 
古典诗歌用典论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80-88,共9页程羽黑 
用典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特征,早在先秦时代已开始萌芽,当时的用典以直接引用为主。春秋时代的赋诗奠定了以切合情境为主导的用典原则。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用典超越了径引成语与史事的阶段。随着成熟的文人诗出现,用典从“套语”中挣脱出来...
关键词:古典诗歌 用典 情境 套语 
元朝蒙古语影响元明契约文书一例分析——契约文书“立此为照者”之“者”的来源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23年第3期343-354,384,共13页黑维强 杨青青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代至民国西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语言文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ZDA309);陕西师范大学专项科研项目“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YZJDB05)成果之一。
古代契约文书常见的立契原因表达套语句式是“空口无凭,立此为照”“恐人难信,立此为用”。元朝时出现了“立此为照者”“立此为用者”,一直延续至明朝万历年间,之后趋于消失,而福建地区滞后至清朝,是为例外。从历史发展背景看,元朝“...
关键词:元明契约文书 套语句式 “者” 语言接触 比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