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

作品数:5386被引量:401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涂承日杨灿陶文鹏蒋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芭蕉纪行文的创作方法——以中国诗歌文学选材的运用为例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218-223,共6页齐媛媛 
俳句是由五七五的韵律组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古典诗歌。其中,近世俳人松尾芭蕉以旅行见闻为基础,从中国古代诗歌文学中选取题材创作的纪行俳文影响深远。芭蕉的纪行文主要从宗教修行,历史怀古,转用经典等三个方面进行文学创作,涉及苏轼...
关键词:松尾芭蕉 纪行文 创作方法 中国古典诗歌 
语文诗教听觉审美的三个层级——以杜甫《登高》为例
《语文建设》2025年第5期21-25,共5页许三珍 夏海鹰 
古代诗教具有悠久的“声教”传统,诗歌语言的听觉审美意义不容忽视。语文诗教听觉审美包括耳听、心听、神听三个层级。“耳听”是基础层级,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挥直觉思维能力,关注语音单元、声音规则和听觉叙事内容等要素,整体把握诗歌...
关键词:古典诗歌 诗教 听觉审美 《登高》 
许渊冲古典诗歌英译策略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3期11-13,共3页杨艺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在古典诗歌的英译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古典诗歌英译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翻译时以意译为主,注重传达意境,不拘泥于句子结构;二是会进行创造性翻译,对诗歌进行个性化处理;三是翻译时会对文...
关键词:许渊冲 古典诗歌英译 意译 创造性翻译 文化传达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阅读议题式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运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174-177,共4页朱敏歌 
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古典诗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全面深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将会产生积极作用。而教师在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如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便可以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典诗歌 阅读教学 议题式教学 情境创设 
写作学视角下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语码解读
《汉字文化》2025年第3期51-53,共3页陈蕾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体系优化研究”(编号:GJB1422128)的阶段性成果。
意象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要素,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要借助意象完成。从语言学、符号学的视角,可以发现古典诗歌意象具有一种语码的性质。意象可以作为情感符号在一个国家或社会引发普遍联想,包含潜在或深层的涵义。从一个普通名...
关键词:古典诗歌意象 语码指代义 环境生成义 
中国古典诗歌名词描述性语义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0-116,共7页卜师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训诂学视域下唐诗名词语义研究”(22JJD74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中国训诂学的理论总结与现代转型”(20VJXT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历代训释资源库的中国特色阐释学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22&ZD257)。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客观事物常被融入社会、审美的情意,赋予主观的情感功能,形成文学中的意象。从物象到意象的转变中,记录这些事物的名词,常在语境中具有描述性语义功能。在“同实异名”的概念指称和偏正式双音结构中,名词描述性语义功...
关键词:语境 名词 描述性语义功能 
守正·融合·创新——谈谈中考古典诗歌命题要求、特点与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2期112-116,共5页陈相元 
开展初中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研究,对于陶冶情操,立德树人,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于中考古典诗歌命题要求,新课标指出要“熟读成诵”“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并在古典诗歌的内容...
关键词:古典诗歌 命题要求 守正·融合·创新 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介入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实践性探讨
《美化生活》2025年第3期0139-0141,共3页王君 
跨文化视角下诗歌意象翻译——以《长干行》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1期430-436,共7页邓婷婷 
在当前的全球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的结晶。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将诗歌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关键词: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 文化障碍 翻译策略 
当代学林 刘跃进
《学术研究》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刘跃进,男,1958年11月生。在北京读小学、中学。1977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分配到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任助教,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讲义《赋到沧桑--中国古典诗歌引论》以及三十二讲录像《中国古典诗歌...
关键词:古典文献学 硕士研究生 杭州大学 中国古典诗歌 教学与科研 文学学士学位 姜亮夫 文学硕士学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