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传媒学院 [2]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当代传播》2024年第5期73-82,共10页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声誉资本视域下带货主播的数字劳动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3YJC860018;2024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交往时代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4ZD007。
摘 要:数字时代的带货主播既是数字劳动者,又是交往意义上的交流-行动者,其职业本质是一种将传播力转化为行动力、进而创造交往价值的数字实践。本文从数字交往的视角出发,采用深度访谈和田野调查法考察了带货主播的职业生态,以探索交往价值的成因。研究表明,作为交往主体的主播人设是一种数字具身经由“交往化”的过程,与数字技术和数字环境深度融合。主播通过跨场域联结来提升其交往力,进而分别与粉丝受众、MCN机构和媒介平台形成了流动、共生和依附的交往关系。对此,本文基于梅特卡夫定律提出了一种关于“交往价值”的理论说明:在数字劳动的语境中,交往力决定交往关系,交往关系也决定交往力,二者共同集聚特定主体的交往资本;带货主播的交往力越强、交往的深度与广度越显著,其商业性的交往价值也就越丰富。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给出交往价值的数学表达,以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假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