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奕熙
机构地区:[1]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出 处:《广东教育(职教)》2024年第10期53-55,共3页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个概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2017)党的二十大报告则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2022)。文化自信自强,可引起国人对历史和传统的回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古诗词是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中,“诗教”占有重要的地位。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与2009年的教学大纲相比,基础模块古诗文教学安排从原来的16-22学时增加到36学时,还有一个专门的“古代诗文学习推荐篇目”作为附录,可见其重要性。因而,探讨如何在中职古诗词课堂中更好地进行思政渗透,引导学生透过古诗词的精神风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无疑是重要的论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