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词雅韵 传承中华文脉——浅谈中职古诗词课堂的思政渗透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奕熙 

机构地区:[1]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出  处:《广东教育(职教)》2024年第10期53-55,共3页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个概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2017)党的二十大报告则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2022)。文化自信自强,可引起国人对历史和传统的回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古诗词是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中,“诗教”占有重要的地位。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与2009年的教学大纲相比,基础模块古诗文教学安排从原来的16-22学时增加到36学时,还有一个专门的“古代诗文学习推荐篇目”作为附录,可见其重要性。因而,探讨如何在中职古诗词课堂中更好地进行思政渗透,引导学生透过古诗词的精神风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无疑是重要的论题。

关 键 词:中国历史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 古诗文教学 文化自信 语文教育史 古代诗文 古诗词 基础模块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