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雁雷[1] 沈开举[2] 江国华[3] 刘恒[4] 肖北庚[5] 孟鸿志 欧爱民[7] 范晓珲 CHENG Yan-lei;SHEN Kai-ju;JIANG Guo-hua;LIU Heng;XIAO Bei-geng;MENG Hong-zhi;OU Ai-Min;FAN Xiao-hui(Anhui University Law School,Hefei 230601;Zhengzhou University Law School,Zhengzhou 450001;Wu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Wuhan 430072;Sun Yat-se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Guangzhou 510006;Hunan Normal University Law School,Changsha 410081;School of Law,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Xiangtan University Law School,Xiangtan 411105)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法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2]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3]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4]中山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06 [5]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6]东南大学地方立法研究基地,江苏南京21189 [7]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出 处:《行政法学研究》2024年第5期3-40,共38页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摘 要:主持人语:中国学位制度向何处去?学位并非一个“舶来品”,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有了学位授予或任命制度。如汉代察举制中的秀才、博士弟子,隋代的进士、明经博士,晚近明清时期的附生、贡生、举人、进士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学位国家认证”。作为学术事业的基础制度,学位制度不仅事关学位体系、学科发展、人才评价标准等重要问题,更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关 键 词:学位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 学位授予 博士弟子 察举制 学位体系 学术事业 主持人
分 类 号:D922.16[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24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