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尚必武[1] Shang Biwu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9期35-48,共14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8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讲故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的经验既构成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认识自我、建构自我身份的一个重要基础。以讲故事为主要形式的叙事,成为人类组织和再现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的一种普遍方式。本文从人类经验的叙事再现出发,在讨论“故事”的伦理与“讲故事”的伦理之基础上,阐述叙事的能动性及其与现实之间的伦理关联。从根本上来说,讲故事的能动性指向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一是人何以成为更好的人,二是世界何以成为更好的世界。这两个基本命题也是故事讲述的核心伦理价值所在,即引导读者去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为此付诸行动,最终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叙事的能动性不仅在于反映世界、预测未来,而且突出表现为通过讲述来引发行动、改变世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