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Elohim为“神”:裨治文译本与译名之争  

On Translating Elohim as"Shen":Bridgman'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Bible and the Dispute over the Translation of G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海华 Tian Haihua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8期80-91,共12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四川大学创新火花项目库项目(2018hf-02)之成果;也是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对中国经典和圣经的跨文本阅读与身份认同研究”(22JJD730007)的阶段成果。

摘  要:19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由新教传教士主持翻译中文圣经,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为重要的盛事之一。其中,神治文译本由首位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汉学家神治文主持翻译,出版于1863年,对圣经汉译产生深远影响。神治文认为《旧约》中的Elohim在中国文化中没有对应,因此,他提出以一个通用名词翻译Elohim为“神”,不同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与理雅各提出的中国典籍中既有的“上帝”之名。本文以《中国丛报》、裨治文的传记、译本、书信与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译名之争为中心线索,呈现早期美国传教士对中国宗教的理解,以及他们在中国独特的圣经汉译经验和传教实践。

关 键 词:裨治文 美国传教士 译名之争 神治文译本《中国丛报》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