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思维下纪录片《何以中国》的情境再现、美学设计与纪实表达  

Contextual Reproduction,Aesthetic Design and Documentary Expression of China Before China with the ScenarioThink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朝政 李淑英 Yang Chaozheng;Li Shuying

机构地区:[1]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24年第16期107-112,共6页Movie Review

基  金: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美贸易摩擦中两国主流报纸的话语导向和报道策略研究”(编号:19BXW055)成果。

摘  要:由干超执导的文化历史系列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以“考古中国”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为创作基础,通过回应“何以中国”的文化命题,生动讲述了“中华文明”及“中华民族”形成背后的故事,系统化地表达了中华文明形成的内在脉络,彰显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受众主导的传播语境,该片以场景化思维为核心,采用“考古写史+复原历史”的叙事手法,不仅将中华文明迁移、投射到具体、鲜活场景,营造了充满具身性、互动性的美学环境,也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蕴含的人文意蕴和审美意境,更好地唤醒观众的情感记忆。本文以场景化思维为基础,结合“场景理论”的相关内容,对纪录片《何以中国》的情境再现手段、美学设计理念和纪实表达策略等进行解读,以期为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表达提供有效借鉴。

关 键 词:场景化思维 情境再现 美学设计 纪实表达 纪录片 

分 类 号:J95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