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朝政 李淑英 Yang Chaozheng;Li Shuying
机构地区:[1]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24年第16期107-112,共6页Movie Review
基 金: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美贸易摩擦中两国主流报纸的话语导向和报道策略研究”(编号:19BXW055)成果。
摘 要:由干超执导的文化历史系列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以“考古中国”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为创作基础,通过回应“何以中国”的文化命题,生动讲述了“中华文明”及“中华民族”形成背后的故事,系统化地表达了中华文明形成的内在脉络,彰显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受众主导的传播语境,该片以场景化思维为核心,采用“考古写史+复原历史”的叙事手法,不仅将中华文明迁移、投射到具体、鲜活场景,营造了充满具身性、互动性的美学环境,也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蕴含的人文意蕴和审美意境,更好地唤醒观众的情感记忆。本文以场景化思维为基础,结合“场景理论”的相关内容,对纪录片《何以中国》的情境再现手段、美学设计理念和纪实表达策略等进行解读,以期为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表达提供有效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2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