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仲裁 Zhang Zhongcai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6期61-70,共10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古蜀文明与冷门绝学研究重大专项个人项目“基于现地考察的巴蜀唐诗之路综合研究”(SCJJ24ZD90);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唐代金牛成都驿道研究”(2024SYB23)
摘 要:关于金牛道北段的路线变迁,既往研究过度依赖地志记载,对历代纪行诗未予以充分关注,文献材料的考辨不够细密,相关解读多有可商。金牛道北段有几个关键的节点——百牢关、三泉县、五盘、筹笔驿。五盘的地望,不可能在嘉陵江东岸,而只能是今川陕交界处之七盘关,明代薛瑄《五盘山》一诗是关键证据。地志关于筹笔驿的记载淆乱不明,依据陆游生前编定《新刊剑南诗稿》所录纪行诗,筹笔驿只能在龙门阁以北,以其为明清以后的神宣驿是最为合理的。根据现存文献,唐宋时期百牢关向西移动的说法不能成立,目前只能遵照《元和郡县图志》之说。在确定这几处关键节点之地理位置的前提下,可以断定唐宋金牛道北段的路线情况:此段水陆兼通,金牛是陆路北端之节点,三泉新县是水路北端之节点;陆路必经五盘——筹笔驿——龙门阁一线,不可能沿嘉陵江岸而行;宋代受三泉县战略地位之影响,五盘至金牛一段主驿道有向西摆动之情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9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