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合作社带动小农户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以四川和宁夏项目区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泽蔚 邹秦琦 张奇[3] 阿木补出 易小燕[1] 

机构地区:[1]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610066

出  处:《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4年第10期46-50,共5页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China

基  金: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制度安排、产业选择和价值链建设”(GB-Z-21005)。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小农户之间结成利益联结体,带动小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中,对激发小农户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合作社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基本逻辑,探明外资项目扶持合作社的发展思路与模式,以期为小农户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实践参考。课题组运用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解析合作社带动小农户的路径方式,探究其带动小农户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发现:(1)小农户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与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为小农户提供多种服务带动小农户发展;(2)合作社带动小农户的模式会随着带动途径、带动人群和产业选择进行调整;(3)党支部引领的合作社侧重于帮扶贫困人群,以扩大产业规模为主;产业融合发展类合作社则在“新农人”带领下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合作社对带动小农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各类合作社应依据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对带动策略、目标受益群体甄选及在产业布局上灵活性布局,找准发展定位,选择合适的带动模式并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项目 小农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 利益联结 理论逻辑 合作模式 案例比较 启示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