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关于人的康德式提问的黑格尔式回答——通向“人是什么?”的法国当代哲学解读  

Farewell to the Hegelian Answer to the Kantian Question about Man——Towards a Reading on"What is Man?"in French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大春[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56-65,共10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现象学前沿问题研究”(项目号:23&ZD24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法国后期现代哲学和当代哲学既有深厚的本土资源,又受到德国现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德国早期现代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并做出了“人是目的”的回答。法国后期现代哲学家萨特和梅洛-庞蒂等人展开的是与康德一样的问答,但这一问答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显著变化,他们实际上以黑格尔式问答修正了康德式问答。然而,法国当代哲学家福柯、德里达等人以“管它是谁!”的姿态宣布“人终结了”,这既超越了黑格尔式回答,也消解了康德式提问。

关 键 词:法国当代哲学  康德式提问 黑格尔式回答 目的 终结 

分 类 号:B516.31[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516.35B56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