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大春[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56-65,共10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现象学前沿问题研究”(项目号:23&ZD24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法国后期现代哲学和当代哲学既有深厚的本土资源,又受到德国现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德国早期现代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并做出了“人是目的”的回答。法国后期现代哲学家萨特和梅洛-庞蒂等人展开的是与康德一样的问答,但这一问答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显著变化,他们实际上以黑格尔式问答修正了康德式问答。然而,法国当代哲学家福柯、德里达等人以“管它是谁!”的姿态宣布“人终结了”,这既超越了黑格尔式回答,也消解了康德式提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24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