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方丽萍 FANG Li-ping
机构地区:[1]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出 处:《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社规划课题“清代书院与广西文学发展研究”(21FZW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官避籍制与清代西南边省文学发展研究”(23BZW080)。
摘 要:清代广西,书院是备受重视的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场所。各地最高行政长官负责修建(重建)书院、筹措经费、选聘山长等工作,并定期到书院授课(“官课”)。山长一般由“经明行修,足为多士规范”的本省士人担任,负责书院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政负责岁、科两考及各地学校及士风的监督检查,由中央临时委派,三年一换。尽管清代广西书院都是考课型书院,但地方官和山长领承圣训,不将科举中式视作书院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并不特别强调诗文创作,尤其科举之文,更是“文之末事”。书院注重道德培养,希望学生取则圣贤,修养身心,影响乡里,效力王朝。清代广西书院的育人目标显示了封建时代皇权对地方控制和影响的无远弗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