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思朋 Cui Sipeng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出 处:《管子学刊》2024年第4期85-109,共25页GuanZi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清华北核心区生态环境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22&ZD224)。
摘 要:构建河流伦理话语,既可深化人们对人类与河流之间关系的认知,又会改变人类与河流的相处模式。构建中国河流伦理话语,不仅要关注现实河流开发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要从古代河流开发与治理尤其是黄河开发与治理的措施中汲取经验教训,让河流伦理不再停留于抽象的表述,而是化为具体的案例,并且在历史经验的指引下,坚定河流伦理所追求的目标——人与河流和谐相处。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先民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模式的主要试验场,并在黄河开发与治理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对整个中国甚至是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深度挖掘黄河治理与黄河文明中的实践智慧,结合河流开发与治理之于黄河文明的重要意义,探讨中国河流伦理话语体系的构建路径与基本内容,可为世界河流伦理的话语构建贡献中国力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