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龙岩364000
出 处:《福建医药杂志》2024年第5期20-26,F0004,共8页Fujia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利用机器学习探讨脑膜瘤术后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方法利用公开数据集GSE43290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质量控制、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和功能富集分析。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从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5例脑膜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机器学习筛选变量(Lasso回归、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机算法)、多因素生存分析,识别危险因素并建立脑膜瘤术后静脉血栓的预测模型。结果经过质量控制,从数据集GSE43290获得1067个差异表达基因,GO-KEGG联合logFC富集分析显示包括脑膜瘤组织中多个凝血相关生物功能词目和信号通路激活。单因素分析显示更大的年龄、脑膜瘤直径和脑膜瘤体积以及术前使用氨甲环酸、手术时间≥3h、术中失血≥200mL、部分切除肿瘤、分块切除肿瘤在静脉血栓患者中更常见。先后利用十倍交叉验证进行Lasso回归、随机森林分析和梯度提升机算法进行重要性变量筛选。上述结果交集后,肿瘤切除程度、脑膜瘤直径、肿瘤切除方法与脑膜瘤术后静脉血栓密切相关。随后,用上述变量构建脑膜瘤术后静脉血栓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肿瘤全部切除[HR=0.25,95%CI=(0.097,0.64)]和肿瘤整体切除[HR=0.17,95%CI=(0.056,0.52)]是脑膜瘤术后静脉血栓的保护因素,脑膜瘤直径≥2.9cm[HR=2.15,95%CI=(0.922,5.02)]是脑膜瘤术后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膜瘤直径≥2.9cm是脑膜瘤术后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肿瘤全部切除和肿瘤整体切除是脑膜瘤术后静脉血栓的保护因素。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