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变革与后形而上学的哲学维度  

The Theoretical Reform of Marx's Dialectics and the Philosophical Dimension of Post-Metaphys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双贞 Peng Shuangzhen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出  处:《哲学动态》2024年第10期21-30,共10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文明观研究”(编号23CZX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如何确立“哲学终结”之后的哲学自我理解方式是现代哲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长期存在着内在纠缠关系,且哲学的“完成”或“终结”是通过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共谋”实现的,这意味着辩证法的变革构成理解“哲学终结”的关键。对传统哲学的否定必然伴随着对辩证法的“改造”。通过确认“人即社会”的辩证运动,马克思变革了辩证法的“主体”和“场域”,从而恢复了辩证法的否定性和历史性,确立起彻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以此为出发点,马克思抓住了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与资本主义“现实”的同构性,将“改造”辩证法视作“消灭哲学”与“改变世界”的路径,既消解理论生活方式的神圣性,也解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圣性,重塑人的生活方式,在后形而上学的意义上确立起哲学的新面相,即面向现实生活本身的“活动论哲学观”。

关 键 词:“哲学终结” 辩证法 形而上学 活动论哲学观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