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亚玲[1] Luo Yali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24年第6期92-100,共9页World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责任伦理视角下的康德道德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BZX092)阶段性成果。
摘 要:康德的法权论是否可以合理地归属于其道德形而上学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可能在道德形而上学的框架内证成普遍法权法则。鉴于学界相关讨论面临的诸多困难,文章尝试从责任伦理的视角梳理法权论与道德形而上学的关系。对照责任伦理的基本主张和思想架构,文章首先分析了康德道德哲学中生发责任伦理之维的可能性,并指出至善思想正是其责任伦理之维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根据康德有关立法两个阶段以及法学立法与伦理立法的区分,文章对“法权论导论”第四节的论证进行重构,不但针对普遍法权原则给出了一种“内在的责任伦理阐释”,还给出了一种“外在的责任伦理阐释”,以消解外在强制和内在自由的表面矛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19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