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视野与“天下”想象的现代召唤——论废名1940年代后期的乡土书写转向  

The Perspective of“Customs”and the Imagination of“All Under Heaven”——The Confucian worldview and Fei Ming's shift in rural writing in the late 194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文骏 Cui Wenjun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中文系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中国现代作家《诗经》接受研究(1917—1949)”(2023BS1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近来多被视为个人思想史性质的作品,在1940年代后期备受讨论则是由于其中“老百姓的生活”及“情绪”。小说的乡村呈现和废名1920年代的风景画式书写形成鲜明对比,既缘于对农村了解的加深,亦缘于儒家世界观的内化。作为小说叙事重心之一,“风俗”既非刚性制度,又不同于地方仪式,而是近于传统内涵;“风俗”改造超越了启蒙框架,指向介入现实的独特方式。通过描写农人的民族精神,小说确立“爱国”与“爱天下”、“救国”与“救世界”相统一的政治想象。这一想象有乌托邦性质但不乏现实根基,预示了废名此后的思想道路。和此前西方乡村文学潮流的模仿相比,废名1940年代的乡土书写揭示了另一种中国文学融入世界之可能。

关 键 词:废名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风俗 天下 乡土书写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