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翼青[1] Hu Yiqi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传媒观察》2024年第10期1-1,共1页Media Observer
摘 要:60年前,《理解媒介》一书的问世,几乎改变了传播研究的整个发展方向。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热烈地讨论着麦克卢汉的学术遗产,并试图沿袭或改造他的各种隐喻来反观数智媒介所掀起的社会风暴。然而在我看来,麦克卢汉隐喻化的媒介理论所折射出来的恰恰是一种人类认识论的危机:隐喻通常是人们面对认识论困境时的语词创造。而今天之所以与麦克卢汉有那么多共鸣,也是因为我们面对当下和未来的媒介世界存在认识论的困境。媒介与时间的关系问题,是我们今天众多的认识论困境之一。2006年,卞冬磊率先使用“媒介时间”的概念,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一概念渐渐从无人问津到受人关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