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遗产

作品数:137被引量:19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光亚张兴国张兴祥汪行福沈家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纽约城市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党写史立传 为国培育英才——中共党史学家胡华的学术思想及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75-178,共4页耿化敏 刘高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共党史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23ADJ015)阶段性成果。
胡华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教育家和中共党史专家,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的学习、教育、宣传和研究奋斗一生。他坚持勤奋治学,著书立说,写史立传,留下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学术遗...
关键词:中共党史学 党史学习 学术遗产 奋斗一生 人才培养 胡华 学科建设 著书立说 
俞吾金教授的学术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21-22,共2页汪行福 
俞吾金教授的最后一次学术活动是2014年7月夏赴加拿大参加“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国际会议。在这个会上,俞吾金教授作了“批判理论的界限——对法兰克福学派主导思想的反思”的报告。这是俞吾金先生最后的文字,在这个特殊的...
关键词:学术活动 学术遗产 法兰克福学派 俞吾金 主导思想 批判理论 加拿大 
从媒介化时间转向数字化时间被引量:1
《传媒观察》2024年第10期1-1,共1页胡翼青 
60年前,《理解媒介》一书的问世,几乎改变了传播研究的整个发展方向。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热烈地讨论着麦克卢汉的学术遗产,并试图沿袭或改造他的各种隐喻来反观数智媒介所掀起的社会风暴。然而在我看来,麦克卢汉隐喻化的媒介理论所折...
关键词:麦克卢汉 媒介理论 媒介化 学术遗产 媒介时间 隐喻化 数字化 《理解媒介》 
走向内在批判--俞吾金先生的学术遗产
《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9期48-56,178,共10页汪行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15ZDB013)。
俞吾金先生借助黑格尔的逻辑思想形式三方面,即抽象的或知性的方面、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方面和思辨的或肯定理性的方面,提出我们需要把辩证法的否定环节置于知性的肯定前提和理性的肯定目标之间,避免批判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黑格...
关键词:俞吾金 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 黑格尔 内在批判 
“展览和观众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文博学刊》2024年第2期51-51,共1页尹凯 
青年的声音虽略显稚嫩,却力量充沛、朝气蓬勃。他们不仅敢于挑战既定的传统做法和共识观念,而且善于发现新近出现的学术增长点和长期以来被“主流”话语弃之一旁的学术遗产。聆听青年博物馆人的声音,并为之搭建可以发声、讨论与争鸣的...
关键词:博物馆学 山东青岛 学术遗产 主持人 学术增长点 人的声音 青岛理工大学 优秀品质 
格鲁别尔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
《音乐生活》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易鑫 
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俄罗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学术史考察”(项目编号:23YJC760146)的阶段成果;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十七世纪以来俄罗斯视野下的中国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1B0089)的阶段成果。
罗曼·伊利奇·格鲁别尔(РоманИльичГрубер,1895—1962)作为苏联著名音乐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是俄罗斯比较音乐学以及东方音乐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学者之一。他研究领域宽广,学...
关键词:比较音乐学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学术遗产 音乐教育家 格鲁 音乐史学 音乐学院 俄罗斯 
一份珍贵的学术遗产:1950年代民族问题大讨论再审视
《河北学刊》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晁福林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两周金文所见周边族群与诸夏交流融合资料综合研究”(21VJXT001)。
1950年代关于民族问题的大讨论,开启了中国史学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民族问题的热潮。当时学习的重点是斯大林关于形成民族的四个要素。斯大林强调依照这四个要素衡量,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不可能出现民族,民族只能是资本主义时...
关键词:民族 汉民族形成 中华民族 资本主义 1950年代 
漫说数字化时代的中古文献辑佚
《文献》2023年第6期18-19,共2页陈爽 
陈寅恪先生曾说:“中古史之难,在材料之多不足以确证,但有时足以反证,往往不能确断。”与其他断代相比,中古文史研究的基础文献相对匮乏,研究者对于文献辑佚也更为倚重。数字化为文献辑佚提供了利器,也使传统辑佚之学面临危机和挑战:表...
关键词:文史研究 学术遗产 数字化时代 增长的极限 中古史 基础文献 辑佚 当代学人 
新世纪以来吕振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39-47,共9页武晓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250)。
吕振羽是一位熔革命与学术于一炉、集革命者与学者于一身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回顾和总结有关吕振羽的研究状况,对深化发掘和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和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围绕吕振羽的生平活动、人际网络、精...
关键词:吕振羽 马克思主义史学 精神风范 学术遗产 
边疆学人思想研究的主题聚焦、范式转向与话语拓展——基于李安宅学术遗产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1983—2022)被引量:3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71-84,共14页红星央宗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研究课题“李安宅于式玉边疆民族研究著述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GMD-082);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李安宅全集》整理、编纂与研究”(项目编号:SC22A011);四川师范大学“双重”培育项目“李安宅于式玉全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1-SZPY-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个人行事的隐去”与“集体心态的呈现”的学术发展内在逻辑思辨引发了边疆研究中关于“学人—学术—时势”的关系探讨。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为例,其学术思想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以共时态知识结构、学术主张和...
关键词:边疆学人 李安宅 学术生平与思想遗产 主题聚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