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雷羚洁 李英 戚立凯 徐宏佳 武金翠[1] LEI Lingjie;LI Ying;QI Likai
机构地区:[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8 [2]河南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河南郑州450016 [3]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苏州215004
出 处:《中国水土保持》2024年第11期76-80,共5页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基 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农业科技创新)项目(SNG2022013);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博士提升计划项目(BS〔2022〕11);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LYKJ〔2022〕10)。
摘 要:为揭示区域尺度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蚀产生的机理,分析了我国水蚀区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水田、旱地、草地和林地)下气温、降水量、土壤质地、坡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土壤水蚀量的差异,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计算了不同因素对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蚀量的贡献,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蚀量表现为林地[55.10 t/(hm^(2)·a)]>水田[54.35 t/(hm^(2)·a)]>旱地[26.69 t/(hm^(2)·a)]>草地[12.96 t/(hm^(2)·a)];土壤水蚀量均随气温和坡度的增加显著上升,水田、旱地和草地的土壤水蚀量受降水量的正向调控,草地和林地的土壤水蚀量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中国水蚀区土壤侵蚀的形成不仅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还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壤特性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