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类型

作品数:1681被引量:12757H指数:4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克勤傅伯杰陈利顶曹建华黄志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典型黑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侵蚀沟沟岸土壤可蚀性及其影响因素
《水土保持研究》2025年第3期18-27,54,共11页王丽鑫 陈卓鑫 郭明明 张晟旻 王文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7356);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小组项目(22023QNXZ03)。
[目的]探究典型黑土区发育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侵蚀沟沟岸土壤的可蚀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明确关键因子的作用机制,为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典型黑土区发育于农地、林地和草地的侵蚀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
关键词:黑土区 侵蚀沟 土壤可蚀性 土壤理化性质 根系密度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土壤粒度和养分特征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391-400,共10页张圆圆 魏亚娟 侯红蕊 孙华山 王其春 黄巧巧 张乔淞 占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6700);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浦江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调查采样及土壤普查土壤样品检测项目(WQ2023017-ZFCG005)。
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土壤粒度组成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农牧交错带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耕地、草地、林地和裸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层土壤(0~2 cm)的机械组成和养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和林地的土...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粒度特征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农牧交错带 
陕西省农业人口格网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米瑞华 刘书敏 倪世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BRK033)。
利用第五至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探索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农业人口格网化方法,获得陕西省1.5 km农业人口格网密度数据,揭示农业人口分布的特征和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2020年陕西省农业人口在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分布密集,陕北高原和秦巴...
关键词:农业人口分布 人口数据格网化 土地利用类型 时空演变 陕西省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水土保持因子提取与应用研究
《陕西水利》2025年第3期119-122,共4页杨淳弼 
针对水土保持这一全球关注的生态保护议题,采用无人机遥感对水土保持监测点观测场道路周边地区的水土保持因子进行研究。利用大疆MAVIC2pro无人机系统航拍测量,获取RGB及近红外波段图像,结合地面控制点进行空间配准,实现植被覆盖度、土...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 植被覆盖度 土地利用类型 水土流失 
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及驱动力探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5年第3期550-562,共13页罗芹芹 刘凤莲 
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项目(80026091881);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4J0634,2025Y0762);云南省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YNSC24305);云南财经大学引进人才项目(2022D13)资助。
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是国家级自然保护核心区,评估其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驱动因素,对维护赤水河流域生态安全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2000-2020年流域景...
关键词:景观生态风险 土地利用类型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赤水河流域 
典型喀斯特山地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固碳效应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358-367,共10页申佳龙 吴栎宏 李林霜 周远芳 杨孝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3078);贵州大学自然科学专项(特岗)科研基金项目(202204);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gzuxc2023135)。
研究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对于发挥喀斯特山区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喀斯特山区撂荒地、耕地、板栗林地、灌丛林地等4种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0...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惰性有机碳 
四川省碳排放-碳储存与碳供需比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368-379,共12页周乐乐 万霞 丁黎明 魏星宇 王建平 陈静 李鑫 樊敏 黎猛 喻萧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265)。
量化土地利用碳供需对揭示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制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能源系数法-InVEST模型对碳排放和碳储存分别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碳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采用Geoda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
关键词:碳排放-碳储存估算 碳供需比 土地利用类型 相关性分析 四川省 
基于3S技术的包头市达茂旗土地利用类型及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内蒙古林业科技》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张心贝 杨光 尚佳佳 郑路 
基于3S技术的阴山北麓草原水土流失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YSS202305);开放研究基金项目。
基于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术,以1995—2024年陆地卫星(Landsat)影像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7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关键词:3S 土地利用 NDVI 空间自相关 达茂旗 
中国东部平原湖区现代沉积植物DNA的保存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213-226,共14页吴铠 李凯 林琪 贾伟瀚 葛亚汶 Kathleen R.Stoof-Leichsenring Ulrike Herzschuh 倪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7743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LY20D010002)共同资助。
东部平原湖区湖泊众多,但普遍面临富营养化和流域植被破坏问题,使其成为现代生态保护和探究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干扰研究的热点地区。湖泊沉积DNA技术近年来开始被用于湖泊水生植物调查以及流域植被重建等工作,但是该技术在我国东部...
关键词:沉积物DNA 植物DNA 宏条形码 土地利用类型 东部平原湖区 
丹江口水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消落带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5年第2期54-61,共8页杨子薇 潘雄 林莉 陈和春 王继保 吴伟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20022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联合基金项目(CKSF2023643/SH,CKSF2023337/SH)。
目前水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消落带土壤中的微塑料赋存特征尚不清楚。通过考察丹江口水库消落带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裸地、林地和耕地),对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消落带裸地、林地和耕地土壤中微塑料的平...
关键词:消落带 微塑料赋存特征 土地利用类型 微塑料污染控制 水质安全 丹江口水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