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向佳霖
机构地区:[1]湖北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
出 处:《体育风尚》2024年第9期140-142,共3页Sport & Style
摘 要:通过系统学情分析,发现所属高校排球公体课学习初期,大多数学生惧怕触球,存在害怕疼痛、球感较弱的现象。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大一新生参加排球运动,更好地推进排球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此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学练信心,增强学习力,养成艰苦奋斗、积极上进的学习精神,使之伴随终身。为此,这对大学公体课教师进行全面教学设计和落实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提出,体育教师需要从宏观层面系统设计教学计划,明确阶段学习目标。进而逐步细化,明细每节课的教材教法,凸显教学逻辑性与层次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专门心理训练与系统干预:即大学公体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积极心理引导,要在教学全过程体现心理育人、思想育人、精神育人。以心理建设为引领,带领学生消除消极思想,规避负面情绪和思绪,直视体育课上面临和亟待解决的身心两方面双重挑战。坚定信心,提高学习专注力、注意力,避免分心现象。让每一位学生建立起完整的运动技战术体系,帮助学生建立严密的学练、复习逻辑。帮助学生每次上课时都能及时明晰课的重难点,明确学习要点,课中“各个击破”,由抽象到具体、由分解到整合、由观示范到自练习、由面到点、由详到精地进行意会学习与练习,以此完整理解教学内容,准确掌握该课所授运动技术与动作要领。为学生后续学练与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形成良性循环。本研究所述成果可帮助高校公体课教师构建初步的高校公体课心理干预与监测体系。在后续研究中,高校公体课教师可根据所授运动专项特征对心理训练干预方法与手段进行选用,使之更加贴合所属高校的教学特色与教学实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帮助高校体育课程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