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的负负得正——评《周处除三害》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嘉宁[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出  处:《电影评论》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摘  要:本文借助心理学视角,自人物心理分析延伸至社会心理解读,审视电影《周处除三害》在内地超乎预期的热映盛况。从“反社会”人物与黑帮片、武侠片类型的渊源,影片对暴力倾向加以天真化、浪漫化粉饰的叙事策略,以及影片对人类社会化不同面向的反思三个角度,剖析该片如何借暴力叙事呈现现代社会组织性原则与科层制导致的异化问题。影片一方面将主人公周处塑造成反社会人格的代表,另一方面又多少圃于古代民间故事作为灵感来源,顾念“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导致Cult风格的反社会暴力叙事与情节剧风格的煽情表达存在裂隙,暴露了文本对社会公序的矛盾态度。

关 键 词:反社会人格 社会化 权力距离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