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灵[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艺术广角》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Art Panorama
摘 要:《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是美学史上的名篇,里面所讲的道理不仅对美学,而且对哲学乃至整个人文科学都有启发。在这篇文章中,朱光潜先生以一棵古松为例,论述了我们面对事物通常具有的三种态度,即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这三种态度对应于真、善、美三种价值。然而,事实上,面对事物,面对他者,还应该有一种“权利”的视角,即对对方存在的权利予以承认的态度,庄子、巴赫金、里根等人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思想家代表。相对于真善美,权利、尊重、意义等价值或许可以借用一个传统词语表述:“雅”,即“雅量”之“雅”,一种包容、承认、尊重“他者”之“雅”。一言以蔽之,面对事物,如同面对一棵古松,可以有四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权利的态度,它们对应着真、善、美雅四种价值。
关 键 词:《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第四种态度 真善美 权利 雅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2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