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增喜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世界文化》2024年第10期17-21,共5页World Cultur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伊利亚德宗教史叙述中的人类学方法及文献研究”(18BZJ007);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项目经费支持(C619300A082)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1907年3月9日,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一个东正教军人家庭,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中产阶级下层”家庭。父亲拥有摩尔达维亚人血统,是一名上尉;母亲是奥尔特尼亚人。伊利亚德自小就对自然科学充满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早熟、喜好冒险和想象的特点;渴望成为一名作家,12岁就开始写幻想小说。14岁在《大众科学与旅行杂志》上发表的处女作《蚕的天敌》是一篇昆虫学小品文,随后他又在同一本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自传性、想象性作品《我如何发现哲人石》,初步展现出其融合自然科学、幻想与哲学的兴趣爱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