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嘉卿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241
出 处:《历史教学问题》2024年第5期117-125,共9页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摘 要:工时制度起源于工业化的欧洲,它是对雇员工作时间进行考勤的主要衡量指标。海外汉学家在对晚清民国工时制度进行“点面结合”的观察中,将西方工人阶级生活的研究和五口通商以来欧洲城市管理制度引进中国后的作息观念及时间制度展开比较及融合,产生了历史场景的刻画和时代群体的划分,进而探索出城市“朝九晚五”,北京和内陆地区作息节奏相对缓慢的历史表征规律。本文拟结合海外汉学对中国近代工时制度变迁的研究,透过对各行业各阶层工时观念的变迁的历史考察,以归纳和梳理近代中国社会时间运转的具体历史图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