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存在方式及其表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诚 

机构地区:[1]南昌师范学院

出  处:《文化学刊》2024年第10期123-126,共4页Culture Journal

基  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新传媒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阐释与建构”(项目编号:ZGW212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尽管哈贝马斯的理论主要基于欧洲社会历史范畴,但其对公共领域的洞见对中国社会具有启发意义。晚清民初的中国已出现了公共领域元素的萌芽,报纸杂志和文学社团等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出现,为思想争鸣和文学创作提供了平台,这不仅促进了现代中国文学公共领域的生成,也使得现代中国文学更加贴近社会现实,更加关注民众的需求和利益。

关 键 词:现代中国文学 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 现代报刊 

分 类 号:I02[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