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龚珊
机构地区:[1]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常州213166
出 处:《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4年第21期64-67,共4页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冷圈套、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对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热圈套组(51例,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冷圈套组(51例,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延迟性出血率、延迟性穿孔率),术前和术后1 d的炎症反应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凝血功能指标[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热圈套组比,冷圈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延迟性出血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清CRP、SAA水平及外周血WBC均升高,但冷圈套组均低于热圈套组;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浆APTT、TT、PT均缩短,但冷圈套组较热圈套组更长,血浆FIB水平均升高,但冷圈套组低于热圈套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完整切除率、延迟性穿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冷、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均可以有效切除结直肠息肉,但冷圈套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延迟性出血风险,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较轻,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凝血功能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相对更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