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娜[1] 任惠[1] 

机构地区:[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市650000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年第32期83-8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基  金: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省级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基金项目(ZKF2024057)

摘  要: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MG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h17细胞频数、调节性T细胞(Treg)]、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2.50%(χ^(2)=8.352,P=0.004)。治疗6个月后,2组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SII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小于对照组(P<0.01);2组CD3^(+)、CD4^(+)/CD8^(+)高于治疗前,2组Th17细胞频数与观察组Treg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Tre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AChR-Ab水平低于治疗前,TGF-β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2组QMG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5.00%,χ^(2)=0.721,P=0.396)。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MG的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机体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相关血清学指标水平,缓解肌无力症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关 键 词:重症肌无力 免疫球蛋白 泼尼松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分 类 号:R746.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